求職者在求職的過程中心情一般都是很迫切的,往往都想快速得到一份工作。這種心理就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有很多不法分子都是利用求職的心理進行詐騙的。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幾個常見的求職陷阱,希望求職者在求職的過程中能夠多注意,避免這些陷阱。
一、不簽訂就業協議。
從法律角度來講,就業協議就是傳遞畢業生人事關系的依據,如果不簽訂就業協議,那么畢業生的人事關系、戶籍關系等無法轉入到相應的單位,自然他們的保險、公積金等相關的利益就不能得到保障。而且,不簽訂就業協議的話,有一些畢業生的基本工資都是難以保障的。因此,當求職者遇到不簽訂就業協議單位的時候就要高度警惕了,盡量避免到這樣的單位工作。如果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工作,那不僅自己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還浪費大量的時間,真是得不償失呢。
二、不將承諾寫進就業協議或合同中
在求職的時候,有一些企業是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就業協議的,但是企業對求職者的一些額外的口頭承諾并不寫進合同中去。這樣的企業也值得懷疑,大家都知道勞動合同和就業協議是對法律雙方的約束,如果有些承諾不寫到協議中去,那么就不能保證它的落實到位。因此,求職者在和用人單位溝通的時候,對于一些口頭上的協議一定要保留證據,最好是寫進勞動合同中去,這才是最有利的保障。
三、無限試用期
有法律規定,試用期人員的底薪通常只是正式員工的四分之一,而勞保用品、物質獎勵、各種保險、福利待遇等也和正式員工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有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就大量招聘一些短期的員工、試用期人員。等試用期滿,有的單位會以各種各樣的借口解聘這些人員。求職者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朋友們,在求職的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這種現象,避免上當受騙。
除了上述三種比較常見的陷阱之外,還有的企業會要求求職者在入職的時候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并承諾實習期滿或者是步入正軌后退換。這種情況也非常多見,為了安全起見,遇到這樣的用人單位,大家也一定要高度警惕,盡量選擇其他的用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