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職場新人來說常常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進入新行業首先應該做什么?接下來作為一個還在過渡期的小白我想分享我剛開始進入獵頭行業我所做的:
一、范式的建立
剛做一個行業前期對這個行業的認識或者說對這個行業優秀從業者的接觸很重要,因為他會建立你最初的范式和標準,這個標準和范式的建立會影響的是我們整個職業生涯,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說剛開始工作要去行業內大公司的原因,因為大公司的氛圍會無形中幫你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及標準。
就像我在第一次去北京去逛北大和清華一樣,當時第一個感受就是如果我能夠在小學就來逛一次,那我肯定考的大學會比現在更好,因為雖然我可能不上不了清華北大,但是我會覺得這兩所學校對于我來說是可以接觸的到的,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書上停留在老師的述說上。讓我知道有這種可能,至少不會想以前一樣連想都不敢想或者說根本不會去想。
那阿爾索斯對于我的意義同樣是如此,對于獵頭大牛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印象上,而是實實在在的接觸,了解到了更高的標準和范式是怎樣的,那我需要的就是朝著這個標準和范式去做去要求自己!
我一直記得之前看到的一句話:做事情可怕的不是你不去做,而是你不知道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做!
比如我剛開始進入獵頭行業剛開始就尋找這個行業的各種平臺,機緣巧合之下我接觸到了王老師的一個獵頭會,這個是由一個資深獵頭發起的獵頭平臺,每周四都會有相應的獵頭課程。
相對于其他課程教的各種技巧,他更多的側重于把知識的系統和架構告訴大家,同時更多的是給大家傳遞一種意識講的是如果要做一個動作具體需要遵循的邏輯是怎樣的。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獵頭聽的原因,因為相較于技巧其實意識上的改變才是最本質的,意識決定行為,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其他人講的很多方法聽起來很好,別人也用的很好,但是到自己的時候卻用不出來,這就是因為在照貓畫虎,但是意識上卻并沒有發生改變。
和這個平臺的接觸讓我有了對標的對象,我知道了作為獵頭是可以這樣的,我的學習對象就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身邊的同事,而是把范圍延展到全國。
二、體系的搭建
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那么看再多的東西他也是一堆“碎肉”。進入一個行業前期我們肯定會接觸各種各樣的培訓課程,我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前期我們因為本身就是一張白紙,所以有沒有體系的學我們都會學到很多東西,不要被這個所迷惑。
隨著時間的推遲我們就會發現看到的很多東西看似很好但是用不出來或者說后期會進步的很緩慢,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前期讓自己有一個知識架構,那我們后期就只需要不斷地往架構里添加東西就足夠了。
就像現在的框架結構的房子無論搭建的速度還是牢固度都會大于傳統的磚石結構。
就比如我現在知道獵頭的知識體系是三個關鍵點、五個大步驟、十個基本模塊、二十個關鍵環節等等,那我后面聽的很多課程即使不是這里面的我也可以不斷的填充到里面。
再加上我自身在做單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反思,他會變得越來越完善。所以我們平常的轉化吸收也很重要,我們聽的課程很多都是血的教訓換來的,有一些可能會由于品牌的原因或由于所做的行業地區以及所面對的客戶群體不一樣,會存在一些差異,但背后的本質和其中存在的內在邏輯是一樣的。
就比如之前所談到的陪面這件事情,老師說的是從來不去陪面但是我們是有這樣陪面的要求,雖然看似沖突,但是老師所說的不去陪面不是說不關心候選人而是不希望我們去慣著候選人讓候選人心理上有一種無形的優勢,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背后的本質把握好了,至于陪不陪面那就要看所在公司有沒有這項服務了!
所以我們對于知識的吸收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所做的動作上,而是要考慮為什么要做這個動作,背后的本質和內在邏輯是什么?我們明白了這個,其實可以按照我們的習慣用其他方式去代替,這才是真的吸收到了!
當我們搭建了一定的知識體系我們就可以把很多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零散的內容不斷地集合在一起,同時還能夠不斷的完成自我的迭代,那這樣我們會處在不斷地進步當中。
范式的建立讓我們知道:原來事情還可以做成這樣!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了追尋的目標,而不至于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體系的搭建讓我們:具備不斷自我學習的能力,能夠把很多碎片化的知識轉化吸收,為我所用,能夠不斷地完成自身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