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外賣用戶已達3.58億,這也意味著海量垃圾源源不斷地產生。“外賣垃圾”已經成為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獵頭據悉,從7月1日開始,上海外賣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刀叉等餐具。這些政策對上海的外賣市場已經產生了影響。
上海垃圾分類新規實施二十多天以來,上海地區餓了么上無需餐具的環保訂單呈現飛速增長,上海7月1日-7月24日的無需餐具訂單環比上月同期提升了476%。
在這當中,無需餐具訂單量增幅最高的是寶山區,環比增幅高達525%,居上海各區第一。無需餐具訂單量最高的則是浦東新區,創造了全上海21.8%的無需餐具訂單。可以說在全上海,每4.5個無需餐具外賣訂單,就有1單是浦東新區人民下單的。
上海地區整體備注中提到“垃圾分類”的訂單突破了2萬單。諸多用戶為了方便垃圾分類,紛紛給商戶提出了“少點湯”,“珍珠奶茶只要十顆珍珠”、“羊肉串不要串“等備注需求,來減少產生的干濕垃圾。一般來講,點外賣中的的殘余垃圾需要倒入濕垃圾,再把外賣盒倒入干垃圾。
7月23日,美團聯合外賣商家發起了垃圾分類環保倡議活動,旨在營造“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幫助餐飲商戶做好垃圾分類減量。此外,美團外賣還發動騎手成為上海垃圾分類流動宣傳員,并且表示近期將在美團App和美團外賣App上開通垃圾分類查詢功能,未來將根據外賣熱門菜品大數據持續開發更多功能。
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登宇表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出臺標志著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邁入了法治時代,美團外賣平臺聯合餐飲商家舉辦垃圾分類環保倡議活動,是認真貫徹落實管理條例重要舉措,希望我們多方合力做好垃圾分類環保工作。”
為了配合減少外賣餐具的使用,美團外賣對平臺環保功能進行升級,選擇“餐具數量”成為用戶下單前的必選項,且在用戶點選“餐具數量”時,鼓勵選擇“無需餐具”。
美團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上海全市主動選擇無需餐具的用戶大幅上升,無需餐具訂單量比六月同期增長超過4倍。
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秘書長楊碧聰表示,美團外賣將以全產業鏈條為出發點,包括上游的源頭減量、包裝升級以及下游的回收分類與循環利用,建立完整閉環,用科學的方法與技術推動行業環保化。
未來美團將探索嘗試外賣餐盒上門回收模式、校園卡分類積分激勵體系等。
近期,通過微信搜索垃圾分類關鍵詞,關于垃圾分類的小程序迅速猛增至100多個,支付寶平臺上的垃圾分類小程序,累計新增用戶數已突破百萬。除此之外,代扔垃圾服務備受追捧,一些快遞公司、二手電商及外賣平臺,正嘗試推出這一新服務項目。
環保獵頭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僅2019年有超過1000家垃圾分類相關企業注冊。7月中旬,53家相關企業注冊成立,僅7月1日當天,就有6家相關企業注冊。
繼上海之后,6月28日,住建部宣布,到2020年底,全國有46個重點城市先試先行,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廣到全國范圍后,對外賣商家的影響還將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