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的印象中,認為獵頭無非就是在網上下下簡歷,打打電話,和候選人喝個咖啡聊聊天之類的的工作。在沒有從事獵頭工作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當我真正進入獵頭行業之后,我才知道,原來現實中的獵頭并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在獵頭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10來年,從一開始的基礎崗位做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也算是資深老獵了。從事的領域從金融、汽車、醫療、互聯網到現在的專注建筑領域,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真的很不容翻譯,期間也想過放棄改行到其他行業,但是最終還是在獵頭這個行業堅持了下來。
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考一些問題:成為一個優秀的獵頭的訣竅在哪里?怎樣成功地搞定一個候選人?這些問題也是值得我,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今天我特意梳理了一些我在獵頭行業些許心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其實,獵頭每天的工作并不只是下下簡歷,打打電話,陪候選人喝喝咖啡之類的事情。獵頭的終極目標也并不是說服候選人,成功將其推薦給需要人才的企業,而是給候選人做好職業規劃,幫他找到真正適合他發展的企業。
一個優秀的獵頭,一般只會做一到兩個行業。
獵頭在給企業推薦合適的候選人之前,除了要對企業從事的行業有一定的深入的了解之外,需要對企業規模、組織架構、發展前景等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此外,對企業提供的崗位進行分析,包括其崗位優勢及后續的晉升空間等。換句話說,候選人的畫像是獵頭根據人才需求方的招聘要求勾勒出來的,因此,在尋找這個候選人之前,獵頭必須對人才需求方企業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否則,在候選人的選擇上將會受阻。
我們要記住,獵頭的職責不是說服候選人入職企業就完了,而是要給候選人做職業規劃,幫助候選人找到真正適合他發展的企業。
當候選人畫像勾勒出來后,獵頭就需要開始啟動自己的人才庫,根據畫像為企業尋找合適的候選人。
我們知道獵頭尋找的候選人,一般都是一些在職高管。因此獵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
記住,當我們在給候選人介紹推薦的企業時,一定要毫不保留地將企業的詳細信息告知候選人,切不可有所隱瞞。
當候選人和人才需求方一拍即合時,為了使得候選人和合作企業達到高度匹配,獵頭就要開始著手背調工作,即對候選人的資歷做一個背景調查,核實候選人的一些工作經歷、工作成績等情況。
背調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影響候選人在辭職交接期間的工作。
還有一部分人,在提出離職后,老板會以加薪,升職等誘惑,勸服其不要離開。
通常情況下,提出辭職后半年后走人的占60%,超過一年走人的占30%,剩下的10%可能會依舊受到老板的重用。
因此,獵頭在給候選人做離職輔導時,要將留或去問題的利弊給候選人分析好,跟進候選人的辭職情況。
當然,候選人辭職,在推薦的公司入職后,也要繼續跟進候選人的工作情況,保持與候選人必要的聯系,適時交流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