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想得到領導重用,注意克服這3個習慣動作,就能為你加分助理,否則,費力不討喜,早晚被領導棄之不用。廈門獵頭跟大家一起來了解。
【1】只會做事,不善匯報。
自古以來,就有古話說得好,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做得好不如說得好。雖然現在的職場文化,比以前進化了很多,但是,請你記住,基本人性,亙古不變,尤其是領導,骨子里的“君臣文化”并未得到根治。
小周就是一位“實干家”,信奉“是金子早晚會發光”,每天都埋頭做事,不屑向領導匯報工作。大家都覺得小周務實肯干,但每次晉級晉職都與小周擦肩而過,小周在領導眼里似乎就是隱形人。
難道是領導看不見小周的苦干嗎?領導不是平級同事,領導自有自己的心態。小周只干活,很少匯報工作,對領導來說,有三點不爽:
一是小周不主動接近我,眼里沒有我,可能不屑跟隨我;二是小周不及時匯報,無法體現領導價值;三是小周不匯報,意思是功勞都是他自己的,從來不推功給領導。我提拔小周,有何意義?
所以,職場做人做事,要符合領導基本心態。你只埋頭做事,不及時匯報,領導反感三點:一是,不知道你的進度,二是,不聽匯報,領導沒有存在感,三是,你只有經常匯報,才能說這些成績都是領導指導得好。明白了嗎?
【2】討價還價,不推不動。
職場也是利益場,誰做事也是要求有回報的。很多年輕人,推崇“先給錢再干活,給多少錢干多少活”,其實,恰恰與領導的價值理念相反,領導喜歡“先干活再給錢,干多少活給多少錢”。
這就是千百年來的“先當孫子再當爺爺”底層思維文化,領導也是這樣過來的。領導喜歡那種愉快接受任務,自覺加壓做事,然后視情況給予獎勵的職場文化。
小趙就是典型的新青年,上班卡點來、卡點走,本職工作,快速完成,其他任務概不接手。每次,領導安排小趙辦事,小趙總是先判斷這是不是分內工作,如果不是,必須跟領導討價還價、斤斤計較。勉強答應了,領導不推就不動,沒有任何積極性。
比如,領導讓小趙辦點雜事,小趙就嘟嘟囔囔,月度績效能不能給加5個點?如果領導答應不痛快,就消極怠工、磨洋工。幾個來回后,領導干脆不找小趙辦事了,把小趙“晾”起來。每次提職加薪,直接無視小趙的存在。小趙是省小便宜、吃大虧。
作為領導,也是“先當孫子再當爺爺”的,喜歡那些先接活、再做事的踏實員工,領導的心也是肉長的,你付出的多,領導總會找機會,創造條件給予回報的。比如,提職時優先考慮你,就是最好的回報。
【3】攬事過多,不夠專情。
自古以來,君臣文化的關鍵,下屬要對上司“唯一負責”,也就是說,下屬要對直屬領導要“堅貞不渝”、“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喜歡下屬分心,不專情。沒有任何領導會明面上要求下屬,但領導的心態千百年來從未改變。
小林是一個“熱心腸、老好人”,平時樂于助人,各路人員的事情有求必應。上下左右都知道小林這個“特質”,比如,非主管領導也會找小林打下手,反正這種“傻貨”,不用白不用。
有幾次,小林的頂頭上司交辦任務,小林居然說,領導,稍微等等我,我先幫業務部李經理的PPT做完。小林的頂頭上司,當面不好意思批評他,畢竟他在幫公司做事,同事也不想直接得罪平級領導。
小林的上司心里不爽,又不好意思斥責,心里還是埋怨小林不專一,到處討好所有人,給自己積攢人脈和資源,這是對頂頭上司的不信任啊,難道依靠我一個上司不放心嗎?這樣的下屬不貼心,只能利用他做事,不能重用他為自己人。
作為下屬,樂于助人是好事,但表現的過度熱情,影響了本職工作,就是失職。如果讓頂頭上司感到你不依賴上司、不專一、不忠心,那么,你就不會得到上司真心培養,早晚被棄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