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獵頭,我們經常會遇到因為候選人對企業提供的薪資不滿意,從而導致其與合適的職位失之交臂的情況。這不僅是企業和候選人的損失,對于獵頭公司損失更大,獵頭公司為了尋找合適的人選在企業和候選人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因為薪資問題,而錯失offer,實在是不甘心。那獵頭公司應該怎樣解決呢?是放棄還是繼續努力?
1.候選人就是看重錢
這一類候選人只是看重薪資,把薪資說死了,達不到那個標準就不考慮推薦的企業,而企業又正好給不到候選人的需求。那么,這個候選人即便獵頭努力了也沒用。
2.候選人只是坐地起價
有的候選人雖然一開始要價高,但并不會說死。這就需要獵頭與候選人不斷溝通。一般企業開出的薪資范圍并不是固定的,候選人也只是給了一個模糊的范圍。在兩者之間有一個交叉點,獵頭確認候選人能夠接受的范圍,而這個范圍也是企業能夠接受的,那么雙方就可以談攏。最終候選人還是會入職推薦的企業,這離不開獵頭在雙方之間的協調。
3.薪資并不是全部
對于候選人這個層次的職場人來講,他們雖然看重薪資,但也重視別的方面。當薪資條件無法滿足候選人的時候,身為專業的獵頭,要做的便是與候選人溝通,從其他方面入手。
候選人對職位感興趣的點有很多,包括福利待遇(休假、節日關懷)、績效獎金、企業環境等等。薪資只是其關注的一小點。只要薪資不是差的太多,在別的方面能夠滿足,候選人也會考慮。問題還是需要獵頭與候選人溝通,了解候選人真正的需求。
4.獵頭對企業要有充分的了解
獵頭想要拿下候選人,首先對企業客戶要有充分的了解。其中一點便是企業的薪資結構。有的企業或許一開始無法滿足候選人的薪資需求,但其內部的薪酬制度是合理的。只要候選人有能力,進入企業后便能在一定的時間內薪資得到調整。關于這些獵頭需要了解,并轉述給候選人,同樣有機會挽救危局。
薪資只是候選人關注的一個點,在獵頭與候選人聯系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獵頭來解決的。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開不開溝通,只有溝通了才能了解,了解了才能解決,最后才能達成協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