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獵頭公司帶大家來了解獵頭顧問識別優秀候選人的方法。
1、在聰明和忠誠面前
老板的選擇永遠是后者
有人將忠誠列為比工作能力更重要的12種品格之首。也有人說,在一家公司,忠誠是你保命的最后一個法寶。
一項涉及全球4000多名白領的調查顯示,最終獲得升遷的人,往往不是工作能力最出色的員工,而是“冷門選手”——忠誠的人。美國心理專家羅伯茨?希姆的話很好地解釋了這種現象:“在聰明和忠誠面前,老板的選擇永遠是后者。”
對企業(或老板)忠誠是敬業精神的一部分,不僅表現為以企業(或老板)為榮,處處維護企業的利益,還表現在企業遭遇困難的時候,對企業(或老板)不離不棄,堅守崗位,抵制得住誘惑,和企業共渡難關。
2、職場忠誠度在降低
人們階段性地付出忠誠
正如王廣元一樣,大多數企業對求職者忠誠度的判斷都是以任職年限為基準的。
美國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羅致恒富(Robert Half)調查發現,10年跳槽不少于五次的員工,更容易遭到雇主拒絕。該調查顯示,36%的高層管理人員表示他們非常不看好頻繁跳槽的人,還有53%的老板表示他們不太看好頻繁跳槽的員工,只有11%的受訪者表示不介意員工跳槽的次數。
在現代雇傭關系中,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把忠誠放在契約的框架下,即在約定的期限內和義務內,付出階段性的忠誠。與此同時,一些公司對于人員流動的現象采取開放的態度,認為適當的流動有利于企業形成健康的生態。
3、忠誠是雙向的
是一種承諾關系和互動行為
蓋洛普民意調查(Gallup)曾對100萬美國員工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75%的人辭職是因為受不了頂頭上司。在這些人眼里,老板和公司是一體的,換工作就是換老板。
這類辭職的起因就像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既然你讓我不爽,我也犯不上在你這里耗著,那就分開好了。”我身邊曾有憤然辭職的朋友這樣說,“公司對我不好,憑什么要求我對公司忠誠?”
忠誠是一種承諾關系,涉及到雙方。所有的忠誠其實也是一種互動行為,員工的忠誠是對企業對員工態度的一種回應。
員工和企業之間的忠誠應該是雙向的。
4、不談員工利益的忠誠是耍流氓
沒有能力支撐的忠誠會付諸東流
如果雇主能照顧到員工的長期成長、職業發展,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給予充分的授權、尊重和信任,員工在工作中找到了存在感和成就感,才能有持續的熱情投入工作,忽略外界的邀請。
這樣的員工在面臨新機會的時候,他會考慮是否值得舍棄現有的利益去冒險,有形的薪酬福利很容易看得見,而看不見的隱形成本也會成為是否跳槽的重要考量,比如同事關系、工作氣氛、陪家人的時間等諸如此類不能直接折算為錢的要素。
沒有能力的忠誠是靠不住的,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只是一味地忠誠,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這種忠誠就很廉價,不會換來公司的重視,因為大多數公司都是結果導向的。
最后,十大獵頭公司要講的是職場上的忠誠就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講員工利益的忠誠就是耍流氓,而沒有能力支撐的忠誠不會被人放在心上,最終可能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