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 進入中國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時間,世界第一家獵頭公司于1926年誕生于美國,進軍中國的第一家獵頭公司誕生于1994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大批外資企業的涌入,中國獵頭行業也隨之萌芽,進入探索和快速發展階段,出現了一些立足中國本土的獵頭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獵頭公司并不是一個特別特殊的行業實際上在國外,它和互聯網招聘、校園招聘、廣告招聘一樣,只是招聘的一種形式而已。但同時,它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不公開、一般只定位于中高級人才的尋訪和推薦等。”同時,獵頭公司的贏利情況也各有不同,“在國外,如果為知名度高的全球性型企業,如GOOGLE、惠普等‘獵’高級管理人才,獵頭公司一般一個人可以收300萬甚至近億美元。而在深圳,一般的公司每年收入300萬元人民幣已經相當不錯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中國現有的獵頭公司中,有的四、五個人就可以成立一個獵頭公司,而公司規模超過10個人的則少之又少。在很多外資企業眼中,獵頭公司是一個供應商,委托企業已經把獵頭費用自覺地列為每年預算的一部分。而在中國,委托企業更多是臨時性行為。
相對傳統獵頭,網絡獵頭。網絡獵頭,是指利用網絡技術開辟“平臺+工具+顧問”的服務模式,讓用人企業與高級人才直接“面對面”的服務機制,是獵頭行業的一個細分,而智樂聘就是這樣一個供SOHO獵頭自由做單的網絡平臺。
網絡獵頭相比傳統獵頭,擁有著傳統獵頭所不具備的優勢:1)網絡優勢:網絡傳播速度快,規模效應大,影響大;2)低傭金,誰有合適的人選,都可以向用人企業推薦,這中間并不局限于獵頭顧問;3)讓尋訪周期大大縮短,信息量豐富,使獵取人才的渠道更廣泛;4)推薦精準,顧問在向用人企業推薦高級人才之前,會先期對人才進行面試及測評,在確保人才履歷真實、能力匹配,又有跳槽意愿的時候,才會向企業推薦,使用人企業和高級人才的契合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