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被求職者“放鴿子”的情況。一方面從準備到招聘、甄選、背調、錄用,HR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求職者也在為自己的求職愿景而努力。這就有可能產生矛盾,HR獵頭問如何平衡矛盾,最終成功實現人才招聘呢?
溝通回訪
記錄下對方放棄加入我們的原因,列成表格,然后一目了然地知道:大部分人放棄加入我們的主因是什么,次因是什么?下面再招聘的時候,在確認Offer前,坦誠地和對方把一些過往候選比較關注的問題,再做一次溝通,最常見的如離家的遠近/食宿/福利等。
面試官往往會關注于我們所關注的素質/專業等,然后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我們會重點去記住面試者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和描述,但對于面試者所提問題或所關注的內容卻未能充分重視。
建議:我們用整個面試流程的80 %的時間談企業和崗位關注的點,留20%的時間給候選人談他關注的東西,面試官負責解答或交流,爭取實現在面試結束時,雙方都是把想關注的重點攤在臺面上的,那么談Offer時候才能真正地談到點子上。
背景調查
工作信息真實否,在團隊中評價與個人介紹有些什么不同,離職的原因和面試時介紹的一致否等等。背景調查做完了,建議招聘廣告不下架,繼續關注第二候選人、第三候選人。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也避免了后面工作的被動。
Offer發出之后,入職之前的溝通
Offer發出之后,入職之前,候選人歸誰負責?HR可以入職半月前和他聯系一下,問問交接的情況,入職的時間,入職的準備等,入職前一周再確認一下近況,關心一下資料準備有沒困難,隨口再確認一下上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