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造假是職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少人撰寫應聘簡歷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摻雜一些水分,不影響主要內容的,有些還算過的去,比如只是打打醬油,寫成主要參與者,但要是寫成主導或項目負責人。或者只是參與過局部,寫成負責完整的項目流程,就有些過了。
因為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拿主導和項目負責人的標準審核你,必然對你不具備的素養進行考察,如果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不過關,候選人必定會在面試過程中露出馬腳。
部分候選人的破綻在簡歷篩選階段就能被識破。然而,多數聰明而有經驗的候選人的簡歷往往看起來又毫無破綻。這時,作為獵頭的我們就需要在面試中對通過簡歷初篩的候選人的履歷進行驗證。如何發現候選人簡歷當中的問題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如果候選人有以下表現,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認為他在撒謊:
1 一字不差地復述出了簡歷內容
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對自身的一些工作經歷等內容,候選人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復述出簡歷上的內容,一般我會認為應聘者有履歷造假的嫌疑。為什么?因為很明顯候選人是在背誦簡歷。履歷真實的候選人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會臨時發揮組織語言,盡管敘述的經歷和簡歷里完全一樣,但是語言不可能完全相同。
2 薪資與能力的過于不匹配
一般情況下,候選人跳槽的多是同行業或相關聯行業,獵頭對行業薪酬,特別是對標公司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展示出來的素養跟口中說的薪酬不對等,獵頭顧問其實是很容易發現的。
3 詳細討論簡歷內容時
含糊其辭、躲躲閃閃
在談到工作經歷的時,我會對其中某些細節進行提問,如果應聘者未能針對提問給出肯定的回答,基本上可以斷定他在撒謊。
4 闡述工作經歷被打斷之后忘記講到哪里
我經常在應聘者介紹自己工作經歷稍有停頓的時候打斷他,問一個和他工作經歷毫不相關的問題,比如“你家里有幾個兄弟姐妹”,然后讓他繼續闡述。如果他完全忘記自己前面講到哪里,這時我會認為他的工作經歷十有八九存在問題。
5 用開放式的提問方式
候選人回答是或否,是封閉式的提問,但開放式的提問,就是讓候選人自己闡述內容。比如你在某家公司的工作時間段是?你在某家公司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有一些候選人簡歷造假的時候,可能直接拷貝了別人的內容,對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會記憶不清晰,自然容易露馬腳。
6 對微表情或微動作的觀察
獵頭顧問接觸過的候選人非常多,通過一些言談舉止,就可以評估候選人是否有撒謊的嫌疑。比如,
面試的時候,我經常坐在應聘者45°的斜前方,這個位置是觀察對方肢體動作的最佳位置。
一般來說,撒謊者的肢體語言都比較僵硬,他們有時會做出一些強迫性的動作,比如摸脖子或者耳朵,說話時猶豫和重復,而且他們會刻意避免和我有目光接觸。
眼神往左邊撇,是思考,往右撇,是在回憶。但如果來回的左右撇,就很可能是撒謊。
7 交叉詢問時回答前后矛盾
在面試的時候問應聘者幾個看似毫無聯系實際相互佐證的問題。譬如,詢問應聘者的興趣愛好、之前的出勤情況以及他對孝順的看法。當應聘者一面說自己工作有多勤奮,幾乎沒有請過假,甚至連節假日都經常加班,而另一方面又說自己如何孝敬老人,每年都會經常回老家陪伴照顧父母,以及自己如何熱愛公益事業或喜歡探險旅游等等的時候,我就會認為他不誠實,因為他所講的這些存在著時間沖突,答案自相矛盾,因此值得懷疑。
8 同樣或類似的問題
前后回答也不一致
有經驗的獵頭顧問都不會輕信候選人說的內容,而是更傾向通過自己的甄別來做出判斷,所以經常會前后相隔著問類似的問題。比如之前剛問過你的年薪,過一會兒就問你的業績和提成制度,獵頭顧問心里一計算跟年薪不符,就說明,起碼有一個是在說謊。
9 對有疑問的地方 持續追問
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通過持續詢問細節,讓候選人在有限的時間內,連續回答前后邏輯性,關聯性很強的問題,如果真的說謊,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連續撒謊的,或者勉強應對,也難免有心虛的表現。
10 明顯的牽強附會
現在獵頭公司越來越像垂直細分領域發展,對某一行業的熟悉程度絲毫不亞于招聘單位,有一些候選人為了證明自己,會把業內比較有代表性或知名的案例,跟自己扯上關系。如果獵頭顧問不懂行,就很容易被騙,不過碰到專業的獵頭顧問,那就很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11 合并任職公司
有些時候候選人為了顯得跳槽不頻繁,把一些任職經歷合并到一家,是很多候選人慣用的伎倆,但是別忘了,獵頭顧問就是與人打交道的,各個公司之間一些情況獵頭顧問可能掌握的更清楚,尤其是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很容易撞槍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