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溝通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對方的某些言談舉止中發現線索,獲得重要信息,從而知曉對方的“真實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
一、面對防御心理較弱的人
如果對方是“防御心理較弱的人”——通常是一些“溝通經驗”不太豐富的人——那么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詢問”或“閑聊”等方式來獲取信息。因為“防御心理較弱的人”在與人溝通時,往往不會“控制”信息的“透露”。只要我們善于“引導”,一般都能夠從溝通中獲得想要的信息。
二、面對防御心理較強的人
“防御心理較強的人”通常不想被別人看透自己的“想法”,非常注意管控自己的“頭腦”和“嘴巴”,甚至會采取一些“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掩飾”。這就需要我們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誠相待”——這是一切良好溝通的基礎。
2、采取“迂回戰術”,不要過早的有“指向對方的內容”,或容易引起對方“防御”的話題。
3、把握溝通的主動權,但不能太過于“明顯”或“強勢”——那會讓對方有種“被侵略”的感覺,從而引發 “防御機制”的啟動——有時候讓對方盡可能的“說”,也可以把握溝通的主動權。
4、與對待“防御心理較弱的人”不同,對“防御心理較強的人”不要“問”的過多。
5、讓對方在溝通上有足夠的發揮空間。
6、觀察對方的“臉色”,適時轉換話題。
7、始終保持善意,營造一些比較輕松的氛圍。
8、注重對對方的承諾和溝通中的細節。
三、面對“敏感話題”的情形
在溝通中,有時候會難以避免的觸及到一些“敏感話題”,而“敏感話題”總是會引起“防御機制”的啟動。如果處理不當,那么就會讓對方關閉“心門”,不再“透露”任何信息,甚至會讓對方產生反感,導致關系的“破裂”。
這就需要我們不但要注意前面所說的“面對防御心理較強的人”時需要注意的因素,還要特別注意:
1、保持善意,以誠相待。
2、在溝通過程中“適時”觸及“敏感話題”——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
3、消除對方的一些壓力和戒心。
4、獲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是“間接”的。
四、面對“心情”所帶來的影響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人在心情好的時候,往往比較容易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而心情不好的時候,通常會關閉心門、默不作聲,甚至對“打攪”到“他”的一切都抱有否定態度。——這就需要我們在溝通過程中能夠“察言觀色”,然后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場合,采用合適的方式,營造合適的氣氛,與對方進行溝通,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對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