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一直是人才最集中、薪酬最有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地產獵頭用數據展現了過去一年地產行業的人才動態。
1、聚集大量中高端人才
地產行業的中高端人才總數,僅次于互聯網,集中了大量的優秀人才,說明行業人才吸引力強,職業機會多。
2、薪酬水平位列前三
金融、互聯網、房地產是三大高薪行業,這個事實很多報告都講過。
3、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2018年各行業情況都不好,地產雖然也面臨寒冬,但與別人比還算好的。去年地產人才凈流入率4.73%,僅次于互聯網。
4、物業/經紀迎風口,設計類乙方太慘了
地產獵頭從行業進一步細分看,2018年物業管理、經紀類職位最火爆,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則中規中矩。
5、人才市場整體心態樂觀
地產獵頭據了解,59%的地產人對2019年行業發展持樂觀態度,72%的地產人抱有比較積極的求職心態。
二、房地產行業人才畫像
從行業整體的角度去看看人才的分布情況。
1、華東地區是人才第一高地
為啥N多房企都要把總部搬上海?一方面是金融優勢,另一方面就是人才優勢,華東地區集中了34%的地產人,是毫無疑問的人才高地。
2、北上深成廣重,地產六大重鎮
從城市看,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廣州、重慶,是地產人才密度最高的六大重鎮,這幾個城市聚集了多家房企總部,職業機會也相對更多。
3、35歲以內人才占比70%
從1988年萬科進入房地產至今,地產的光輝歲月已經過去30個年頭,最早的一批地產人已經歸隱江湖,而隨著行業年齡限制越來越苛刻,時間成為懸在每個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地產獵頭從數據看,地產行業25-30歲的“青年才俊”是主力,此后隨年齡段增長人數遞減,35歲以內的人才占比總計70%,40歲以上的人才占比僅13%。
4、本科及以上人才占76%
這個數據包含置業顧問等基層崗位,事實上地產行業現在如果沒有本科學歷,求職已經非常困難。
另一個數據是,地產行業40%的人才來自雙一流院校,名校人才越來越多,因此不少房企在社招中也開始要求985/211。
三、專業崗位人才畫像
1、投資崗人才畫像
投資崗2018年可謂做了過山車,從火爆的云霄跌入裁員的冰窖,好在2019年又重新火了起來。
從人才特點看,投資崗90%都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遠高于行業水平,是名副其實的高學歷崗位。
從收入水平看,投資崗平均薪酬遠高于行業,高薪人員占比也遠高于其他崗位,10%的人收入在50-100萬,也是名副其實的高薪酬崗位。
2、營銷崗人才畫像
營銷是地產行業人數最多的崗位之一,很多營銷人都是從銷售員做起,學歷門檻較低,本科及以上占比僅67%,遠低于行業水平。
同時,營銷需要拼搏、有沖勁、有想法和創意,更傾向于用年輕人,因此40歲以上的人員占比僅有7%。
3、設計崗人才畫像
設計是地產行業典型的專業技術崗位,大家都知道設計崗加班多,尤其是設計乙方,通宵出圖是常見的情況,年齡越大越難以接受這種工作強度。
設計崗40歲以上的人才占比僅7%,與營銷差不多,結合之前提到設計類人才流出的現狀,簡直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另外,在建筑、景觀、室內三大專業中,室內設計絕對是最慘烈的,由于進入門檻低,人才基數大,大多數室內設計師都缺乏上升通道,職業發展很困難。
四、地產行業招聘趨勢
1、行業人才供需情況
有個TSI指數,用來形容人才供需情況,TSI=崗位數/求職人數,大于1說明招聘難,小于1說明求職難。
地產獵頭從2018年數據看,應該說各行業大環境都不好,但地產的求職形勢尤其嚴峻,9月以來簡直是斷崖式下跌,好在今年招聘市場已經明顯回暖。
2、華南求職易,東北發展難
從各地區數據看,華南崗位多、蘿卜少,人才市場非常健康,這與濤哥的感受一致,華南明顯發展機會多,華東一般,華北現在不太行,東北則一直最慘。
3、一二線需求多,人才更多
從具體城市看,雖然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一二線城市招聘需求多,但由于人才供給更多,所以不僅不缺人,而且競爭很激烈。
反而是溫州、鄭州、福州等城市,當地市場招聘需求多,但人才儲備薄弱,對人才更加渴求,對于簡歷不強,或受限于年齡、學歷因素的地產人,可關注周邊的二三線城市。
4、跳槽普遍期望漲薪30%
從地產人的平均薪酬和期望薪酬看,有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1)從平均薪酬看,地產人5年的薪資漲幅約為25%
2)地產人在求職或跳槽時,期望的漲薪幅度是30%
這個數據可以說很真實了,如果你在一家單位穩著,一般公司每年5%的漲薪,5年也就漲25%左右。
但你如果跳槽,30%的漲薪幅度其實并不少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公司都會出現新老員工薪酬不平衡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