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獵頭,完成offer就證明整個案件完成了一大半,也意味著勝利在望。然而你一定遇到過那種接了offer卻不去入職的候選人。這究竟是為什么啊?
為什么不想去了呢?原因可能有很多種,比如他現在手上握著不止一個offer。有些候選人會有“機會比三家”這樣的想法,他不會告訴你他也在看其他機會,你如果給他談好offer他也會接受,但最終經過比較到底接受哪個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們的實際案件中遇到過不少這樣的候選人,有的甚至知道入職前一天才告訴你“我接受其他的offer了,這個工作我就不去了”。這時的你是不是心中也有無數的神獸奔騰而過。在你埋怨候選人過分、不厚道的時候,有沒有反省一下為什么直到入職前你才得知候選人不會去入職的消息?為什么這期間候選人都不愿意透露,甚至刻意對你隱瞞呢?
獵頭有被候選人放鴿子的情況很正常,人性復雜,你沒辦法保證每次遇到的都是高素質講信用的人,即使他們是高端人才。這種情況出現一次兩次是因為沒有經驗,與候選人溝通不夠,但我們要做的是避免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導致我們的工作白費,顆粒無收。那么獵頭該做些什么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獲取候選人的充分信任。盡管候選人的爽約看起來是臨時起意,但其實他也是經過長期的考慮和權衡才做出的決定,而這個過程和結果他并不想讓你知曉,也就是說他對你沒有足夠的信任,甚至是刻意的隱瞞。
那么獵頭要做的就是讓候選人意識到,獵頭是為了他的職業發展和個人利益出發的,盡管獵頭是給他推薦工作,但其實雙發是互惠互利的關系,只有足夠的信任和坦誠,這件事包括雙方的關系才能向好的方向發展,對雙方才是有利的。畢竟圈子就這么大,你今天的爽約可能是讓一個獵頭白干了幾個月,但今后你在獵頭圈的口碑可能會大大受損。
另一方面,獵頭要學會跟蹤候選人的動態。我們無法獲得每個人的絕對信任,但我們可以盡全力維護每個候選人,包括他轉職意向的變化,轉職行為的動態等等。獵頭要對候選人的一舉一動有敏銳的洞察。例如,很多時候當你跟候選人溝通交流時,對方的反應可能已經說明一些問題,而你要有足夠的警覺性,適時提出問題讓候選人的心意曝露出來。
做到以上兩點,即使候選人再出現放鴿子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更坦然地面對結果,更堅定地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