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HR閱讀一份簡歷的時間非常短,但其實他們并不是草率的在做篩選,簡歷是可以看到之后是能得到很多信息的。下面HR獵頭分享一下,HR該如何更好地篩選簡歷。
通常情況下,口碑良好、有知名度的公司在發布招聘信息后,會收到大量的求職簡歷。招聘人員常面臨著公司職位多,招聘周期短,簡歷堆積成山的情況。簡歷篩選,作為招聘的第一關,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高效的篩選出合格的簡歷,對于招聘的有效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篩選簡歷的過程像一個漏斗,先篩后選,那么該如何科學的篩選簡歷呢,筆者根據過往的工作經驗做如下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1、常規簡歷內容介紹
常規來說一份完整的簡歷包括以下內容:
(1)個人基本情況:①姓名、②性別、③年齡、④出生年月、⑤民族、⑥籍貫、⑦最高學歷、⑧婚姻狀況、⑨證件照等。
(2)個人聯系方式:①手機號碼②電話號碼、③QQ號碼、④郵箱地址等。
(3)教育背景,培訓經歷:①高中到最高學歷期間的畢業學校、②主修和輔修專業及成績、③各類資格證書及等級證書、④社團工作及實習經歷。
(4)相關工作經歷:①在職時間、②公司名稱、③崗位名稱、④工作職責、⑤工作業績、⑥離職原因、⑦薪資待遇、⑧證明人信息等。
(5)個人榮譽及個人成果:①榮譽證書、②學術或者技能成果等。
(6)工作技能及個人愛好:①與工作相關的技能與特長、②個人業余愛好。
(7)求職意向:①地區、②行業、③意向崗位等。
(8)其他相關說明:①備注欄信息、②求職信、③生活照等。
2、硬性指標淘汰不合格簡歷
閱讀簡歷前快速瀏覽招聘崗位的《招聘需求表》或者《崗位說明書》,確定在簡歷中要尋找的任職資格和能力要求等硬性條件,迅速搜索相關主要信息, 淘汰不合格簡歷,硬性指標常常包括:
(1)對個人基本信息要求: 例如年齡, 性別等,例如前臺崗位一般要求為女性。
(2)對教育背景的要求:最高學歷, 所學專業等相關要求,有些崗位對技術和專業要求較高。例如法務崗位常規要求法學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3)對工作經歷相關要求: 對工作年限及管理年限的要求,比如管理崗位,常規要求有相關崗位工作經驗,持有專業資格證書等。
招聘人員在逐份閱讀簡歷時,在腦海中要有以上相關基本信息框架,首先挑選重要信息瀏覽,先看硬性指標,然后根據硬性指標進行組合篩選,例如某前臺崗位要求:①性別女;②年齡18-32周歲;③工作經驗1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招聘人員根據要求形成篩選器依次過濾,若不合適即可淘汰。
3、認真審核篩選后的簡歷
經過基本篩選后的簡歷,接下來要如何進一步審核呢,筆者在實際工作當中總結了以下6項審核點:
(1)看基本條件
①關于姓名,大致能體現出求職者家庭文化水平,有些人會在簡歷使用英文名或者XXX先生/小姐來表示,說明求職者可能還在職或者簡歷內容有水分。
②性別方面:需要考慮目前現有團隊的性別結構以及公司的要求。
③年齡方面,盡量選擇和現有團隊大致年齡段的人選,利于團隊溝通交流。如果超過40周歲還是中層管理的,需慎重考慮其發展潛力。
④最高學歷方面,應側重看求職者畢業院校和畢業時間,國內重點高校和國外名校的應聘者可以優先考慮。但是,如果公司知名度和待遇一般的話,建議盡量少用或不用,以免大材小用,造成員工頻繁流失。
⑤目前居住地,要了解求職者居住的小區的地理位置和與公司的距離,綜合考慮其上下班的方便性。
⑥培訓經歷,通常那些經常參加內外訓的人會有較強的學習意識和上進心,要側重看培訓課程是否與工作職責相關。
⑦ 聯系方式,手機和郵箱是否填寫齊全,可側面反映出求職者的細致度和求職意向強烈度。
(2)看工作穩定性
除了不可抗拒因素(例如公司倒閉或者外遷異地等)外,常規來說,我們判斷求職者的工作穩定性,主要看過往的工作時間是否長久。
在一家公司工作2年以上可視為正常,3-5年可視為穩定。例如某求職者3年換3家公司,說明此人穩定性較差,這是常規的判斷,如有出現工作經歷斷層,一般為個人創業、身體健康狀況或找不到工作,需詳細了解原因及去向。
穩定性可分為三種情況:開始不穩定,現在穩定;開始穩定,最近不穩定;一直很穩定。
①開始不穩定,現在穩定:比如第一份工作做了1年,第二份做了3年,這樣應該適當的評估,因為大多數畢業生職業初期沒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會在2年內跳槽,后續逐步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工作也趨于穩定性。
②開始穩定,最近不穩定:此類就是剛開始一兩份工作做的時間都還比較久,最近比較不穩定。這樣的情況也需要斟酌處理,可能是因為企業文化不適應或者公司方面原因導致的,例如公司倒閉或者拖欠薪資等等,這種情況招聘人員可記錄下來在面試中了解具體原因。
③一直很穩定:此類就是求職者在同一家公司工作3年以上可視為穩定。
(3)看離職原因
一般有幾種原因大類:協議解除、被公司解雇或裁員、家庭/個人原因、自主創業等等。
離職原因上偶爾兩次相同原因還可以理解,如果經常同一原因導致辭職那么就有問題了。例如經常是為了家庭、個人原因離職,是不是可以認為對工作不夠重視,考慮自我太多?例如自主創業失敗再尋求就業,需考慮求職者創業時候是否考慮不夠周全,過于沖動,會不會還有創業的想法。
(4)看工作經驗
工作過的行業方面:
①跟本公司的行業相同或者相近比較好,特別是競爭對手公司人員,一旦上崗進入工作狀態比較快,但是要考慮求職者是否有競業限制;
②公司的性質,如民企、外企、上市公司、國企等,要考慮求職者上家企業文化與公司的匹配度;
③求職者的行業選擇,如果一直在同行業或者相近行業工作,說明求職者的職業生涯規劃較好,如果幾份工作都是跨行業跳槽,那么此類求職者職業規劃、自身定位較模糊。
求職者的崗位及工作職責方面:在原公司有無職務晉升;上一家崗位與所應聘崗位是否相近;原來崗位工作職責與所應聘崗位的工作職責的關聯性,同樣是人力資源專員,可能側重負責的模塊不一樣,需要區分對待。
工作業績方面:需要注意求職者工作業績描述,簡歷中有無可以明確的工作業績,例如銷售員的銷售額的具體數據,程序工程師獨立開發軟件的數量等等。
(5)看發展潛力
綜合評估分析求職者的工作職務和工作職責的發展趨勢??词欠癯掷m處于上升趨勢,例如專員—主管—經理。在相同經理崗位上看,是否從小公司經理崗位到大公司經理崗位,也算是上升趨勢。有的求職者,在相同基礎崗位上做了10年以上沒有任何變化,這類求職者合適基礎類的崗位,如果空缺的恰好是基礎類崗位,可以考慮,否則建議淘汰。
另外,在簡歷分析上,需要重點考察求職者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是否言簡意賅?結構是否合理?結構合理的簡歷都比較簡練,一般不超過兩頁。如果求職者工作職責描述寫的非常少,只有一兩句,那么要么是表達能力較差,要么就是求職意向不夠強烈。有的求職簡歷文字寫的非常多,但是表達的云里霧里的,那么應該對此類求職者的組織能力打個問號了。
(6)看待遇要求
待遇要求以下兩種情況是值得招聘人員詳細分析:
①第一種情況:待遇要求超過50%甚至翻倍,則要考慮求職者的求職動機以及其對個人價值的客觀判定問題,或者可以判斷為有投機心理;
②第二種情況:恰好相反,求職者待遇要求大幅度降低,說明自我信心不足或者另有隱情。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價值觀判斷有問題;另外一種可能是招聘淡季時期,因就業壓力導致急迫想找份工作,這類求職者后期可能因待遇方面導致離職。
綜上所述,經過硬性指標淘汰和認真審核篩選后的簡歷,招聘人員可把簡歷分成三組:①非常匹配:可以安排求職者盡快面試;②比較匹配, 如第一類的求職者都不合適時可考慮;③較不匹配,可將這類簡歷儲備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