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談判之所以備受重視、一再被討論,是因為薪資是所有候選人都非常重視的,甚至會直接影響轉職意向。同時,這一環節又對獵頭的談判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將企業的意愿與候選人的期望達成一致,相互協調、認可,是對獵頭專業經驗的一次考驗。
既然是對企業和候選人雙方意向的調和統一,那么獵頭的”和候選人“想要的”統統了解清楚,具體包括:
了解候選人的薪資總額和結構,包括現有的和期望的。其中,現有的薪資水平是候選人可以提供薪資證明的部分,如果候選人年薪15萬,只能開13萬證明,那么他的年薪就是13萬。
另外,對候選人期望薪資的調查了解也非常重要,獵頭需要掌握還有候選人可以接受的薪資底限是多少。當獵頭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要關聯企業和平臺再問,比如該企業有怎樣的發展平臺、福利待遇、補助補貼等,當候選人了解到企業的綜合條件后,可以接受的薪資范圍(下限)就會各大,可溝通協商的空間也就更大。
那么,這就需要獵頭對企業方面的薪資待遇有足夠的了解,其中必須了解的要點包括:企業可以提供的薪資范圍和結構、保險和公積金、福利待遇,如帶薪休假天數、往返費用是否報銷、股權激勵政策等。
獵頭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問到每個職位的具體薪資結構,尤其是如何發放,這是候選人非常關心的。比如13萬年薪如果按12薪發放的話要比按80%:20%的比例發放更有利。
像公積金這樣的福利可以看作隱性收入,在薪資一樣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對比選擇。在制造業有的企業雖然沒有公積金,但異地轉職會提供住房,這樣也比較合適。而在互聯網行業就比較重視,有的公司甚至提供六險一金的待遇,也很有利。
獵頭除了要了解你所推薦的企業及職位的薪資情況,還要獲得候選人其他offer中的薪資待遇,與其他平臺的規模、發展空間和工作內容做對比。另外,很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候選人家人的意見。當候選人面對幾個選擇時,家人的參考意見則非常關鍵。了解這些則對獵頭的推薦和說服工作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