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軟件業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政策交流和合作不斷擴大。軟件獵頭據了解,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國軟件業實現出口187億美元,同比增長5.5%。我國軟件業將繼續加大對外開放,愿意與世界各國一起推動軟件產業發展,推動信息技術交流和軟件產業成果的互惠與共享。
我國軟件產業領域已形成全方位開放合作的良好發展態勢。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開源生態建設,是國際開源生態的重要貢獻者。全球最大的開源代碼平臺上有超過3000個來自中國的開源項目,在云計算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3個開源項目中,貢獻前5名的企業里均有2家以上中國企業。
“軟件定義”特征明顯
無處不在的軟件正在定義整個世界,軟件經歷了從硬件的附屬品到獨立產品繼而走向服務化網絡化,滲透人類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從全球軟件產業發展趨勢看,“軟件定義”正驅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領域,軟件定義網絡優化了傳統的網絡架構甚至通信產業;在大數據領域,從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分析挖掘、數據存儲、數據可視化,到數據流通等都是基于軟件定義的平臺實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度學習算法、開源框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均基于軟件定義平臺。
軟件產業云化、平臺化、服務化發展趨勢凸顯,軟件產品和服務向基于云計算方向發展,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相互滲透,向一體化軟件平臺的新體系演變,產業模式從傳統“以產品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
推動融合發展
我國軟件業規模利潤快速增長。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國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利潤總額3228億元,同比增長10.5%。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和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比例為31∶55∶14,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7.6%。龍頭骨干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9.6%,銷售利潤率為9.2%,全行業正逐步形成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局面。
軟件定義全面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軟件創新引擎作用凸顯。目前,我國軟件信息服務消費占比提升至46.8%,全國開展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和個性化定制的企業比例分別達到33.7%、24.7%和7.6%。
工信部將加強產業戰略引領,營造有利于軟件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全面推進重大應用,充分發揮重要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帶動牽引作用,引導產用聯合攻關、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