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HR需要對市場、行業包括競爭對手各方面信息非常了解,對于人才分布、市場薪酬、雇傭成本,也是需要有足夠的敏感度。根據以上信息,制定招聘策略,是高效招聘的關鍵。
一、招聘目標要清晰
在招聘工作開始前,先了解清楚招聘的目的和目標,例如是正常年度招聘計劃在招聘,還是新項目成立的需要;是人員離職補充,還是有重要的在崗人員不能勝任目前的工作而尋訪替代的人才;是按照既定的計劃需求進行補充,還是因為產生了新的需求,崗位人員的數量和要求是否也需要做調整。
招聘的人員,是應短期內的項目補給,還是需要符合企業長期的要求,想長期持有呢。
二、招聘的職位、人數和條件
HR要清楚地知道企業內部有哪些職位是充足的,哪些職位是空缺的,或者即將空缺,需要做出人員填補準備的。避免出現HR辛辛苦苦面試了很多候選人,用人部門始終不滿意,或者是好不容易招到合適的人,而用人部門或老板卻臨時決定不用了或需求量又有了新的變化。讓HR很無奈,招聘工作非常的被動。
HR必須花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公司內部的招募需求,與業務部門經理溝通,了解他們的招募需求,并幫助定義需求,從而形成公司的整體招募計劃,在與業務部門溝通并達成一致的招聘進度。
三、招聘的組織構成
即開展招聘活動的人員構成情況,有多少人參加招聘工作,負責招聘的人員其招聘經驗或擅長點在哪。哪些人負責尋訪,哪些人負責試題的準備和面試考核,哪些人又負責面試后的候選人跟蹤和offer談判以及錄用等一系列事宜。
招聘,是一項對細節及整體有較高要求的活動。沒有對全局的把控,無法有效推進招聘進度和質量。尤其招聘需求量較大或招聘的崗位非常高端或難招的崗位,負責招聘的團隊是否工作分配合理合適,是否專業或高效,都決定了此次招聘活動的成敗。
四、招聘的渠道路徑
確定設計招聘途徑,選擇供應商(在線招聘,廣告,中介機構,獵頭公司等),這些活動是確定購買渠道的過程。是內部推薦還是外部招聘;是網絡招聘還是通過專場招聘會;是利用傳統媒體還是像微博、微信或公眾號等形式的新媒體招聘。
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特點,招聘的數量以及崗位的要求,以及目前企業發展的階段、招聘預算、在職人員結構等情況都有很大的關系。精準的渠道決定了你找尋人才的效率和質量。
五、招聘的具體時間安排
有一家集團企業招聘營銷副總裁。幾經尋訪篩選,找到了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副總裁y先生。
y先生有名企經歷,也有驕人過往業績,而這家企業對y先生的簡歷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但就在y先生乘飛機來這家企業與老板面談,時間原定于8月7日下午3點,卻在當天下午一點半,時間臨時要調整到下午的6點。等到終于見到企業老板時,只聊了15分鐘就出來了,因為老板又有重要事情需要處理,馬上要走,需要改約。
y先生對此很生氣,拒絕再次溝通,對企業的印象極差。
這就是一例因為典型的面試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的招聘失敗,不僅產生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浪費了彼此的時間,也對企業的雇主品牌造成了負面影響。
六、建立目標人才數據庫
建立人才目標公司數據庫,是衡量一個招聘經理是否有市場敏銳性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多的公司委托專業服務公司來做專項市場研究與分析工作,甚至有的公司號稱已經建立起了“人才地圖”。傳統的目錄式思維,以及人工數據采集根本沒有辦法建立起來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地圖”。
七、撰寫招聘分析報告
招聘分析報告就是階段性的(一般是半年度或年度,本文以年度為例)對招聘工作的結果與運行狀況進行系統的、深度的、客觀的分析而形成的報告,其目的在于提升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第一步是對年度招聘工作結果的數據匯總統計,并分析其中體現的問題與規律,客觀呈現招聘工作運行狀況;
第二步是通過多角度的調查反饋,與多個相關主體進行溝通,對招聘工作的運行狀況進行評價與反饋,揭示招聘數據結果背后的深層原因與影響因素;
第三步是對前兩部分的延伸,針對工作結果與原因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