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入行的小白來講,他們沒有積累很多的候選人資源,很多都是依靠系統庫的現有資源,只有將現有的資源最大化的利用才能夠“物盡其用”。獵頭顧問評價人才簡歷的10大要素。
1發展路徑與工作經歷
重要指數★★★★★
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如果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被提拔上來,最終做到高層管理崗位,說明這個人的發展潛質很好,而且基礎打的非常扎實,相對于那些“半路出家”、專業基礎不夠的人來說,會顯得更受歡迎。
工作經歷完整而又有層次,經歷豐富而又有成功經驗,往往會很容易被客戶看中。
2身體素質
重要指數★★★★★
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完成很多工作,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人的要求變的越來越高,可想而知現代人的工作壓力有多大,來自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如果沒有一個健康是身體素質,很難應付來自家庭與職場的雙重壓力。
反映身體素質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年齡,一般高管的黃金年齡段是35-45歲之間,正處于這個年富力強階段的候選人,往往更容易被看上(it行業例外)
而如果超過45歲,在這個人才充分競爭的市場上,競爭力就相差很多。即使候選人很優秀,但是也要考慮精力不濟問題。
3企業是否知名
重要指數★★★★
知名企業里面有先進的管理理念、規范的管理模式、成熟和創新的經營模式、優秀的企業文化等,在知名企業里面接觸的資源和人脈是一般企業里面不能比的,這也是用人企業比較看重的。
4職業穩定性
重要指數★★★★
不光獵頭,所有的企業不歡迎也不喜歡頻繁跳槽的人。當然,我們每個人對穩定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偏差,以前我們可能認為一個人在一個公司呆到老才是穩定性好。隨著90后在職場中嶄露頭角,我們對于穩定性的定義有了新的改變,基本上在一家公司呆過2-3就算比較穩定了。如果作為一名中高層管理人員,一年換一個甚至幾個單位絕對是被獵頭所嫌棄的。
當然,我認為也不是在一家企業的時間越長越好,如果一個人在一家企業同一職位5年以上沒有升遷,會被理解為或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或是靠老資格,要不就是憑借老板的關系。當然,如果是從基層、到中層再到高層,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是不錯的。
5薪酬標準
重要指數★★★★
薪酬的高低并不能算作衡量候選人能力的唯一指標,我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高薪資并不意味著候選人的能力就非常強,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能拿到高薪的,也是候選人能力的證明之一,可以作為我們衡量候選人能力的一個維度。
6語言能力
重要指數★★★★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跨國企業、外企客戶也成了我們經常合作的一方,時代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也更加緊密,再加上工作當中我們需要用到的東西也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外語能力,學會一門外語很重要,可能并不是必須,但掌握這項技能也是候選人的加分項。
7個人態度
重要指數★★★
獵頭顧問要獵頭的對象都是高級人才,他們跳槽找工作的途徑和方式與普通人存在差異,普通人找工作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在招聘網站投簡歷,簡歷是他們找工作的一項重要“工具”
而高端人才本身在行業內已經擁有一定的地位,不管是在人脈、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是佼佼者,他們會更“挑剔”一些,他們更多地會認為簡歷是一種形式主義,所以不管是提供給獵頭公司,還是提供給用人單位也罷,都是很簡單的寥寥幾句話,干巴巴的。
相信在現實工作中,很多顧問也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是人才主動找過來要我們幫忙推薦崗位,但是要他們提供簡歷、工資流水、離職原因等內容時,他們總是以各種借口推脫,搞得顧問我曾經接到不少高級人才希望我能幫忙推薦工作崗位,但跟他們要簡歷時,都是說“我更看重的是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意義不大”。豈不知,時代已經改變了,套用那句“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的時髦話,“我們看的不僅僅是簡歷,更是個人對工作的態度”!
8行業相關性
重要指數★★★
隔行如隔山,雖然現在很多跨行業跨專業轉行成功的栗子,但是很多行業的行業壁壘還是很高的,就拿我們所在的建筑領域來講,很多看似可以相通的位置,如人力資源總監,財務總監,每個行業的“潛規則”都存在差距,專業能力可能足夠,但是在很多細節方面可能就差很多。
按照慣性的思維邏輯,有行業背景的,比沒有的就是有資源優勢、經驗優勢和管理優勢的,我們的客戶在招聘時,崗位JD也會很清楚的注明必須要建筑行業XX年經驗就是這個道理。
9邏輯思維能力
重要指數★★★
簡歷的書寫,最重要的邏輯清晰,表達清楚,重點突出。如果候選人的簡歷寫的非常龐雜,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往往給人的感覺會非常的亂,通過簡歷的書寫,我們也可以推理出候選人的性格特點,尤其是一些結構嚴謹的工作,更需要候選人具有緊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簡歷的書寫,我們就可以簡單的判斷一下候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不合格,結果肯定是會被pass掉。
10學校與學歷
重要指數★★★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遇到的很多客戶在給到JD時,都會將學歷一欄放在前面,985/211自不必說,這可能是最低門檻,可能還需要海外留學背景等等,按照我們的常理來講,名牌學府門檻高,能進入名牌大學的人自然“高人一籌”。
但在企業實際工作中,高學歷出身,并不意味著能力強。企業雖然要重學歷,但是更要注重能力,所以將學歷這一項放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