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行業內部,無論是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等級差異。要想把自己變成平均別人薪酬的人,這個只能靠競聘成各級領導。當個好領導要具備哪些基本品質?通信獵頭跟大家一起來了解。
一、容得下各種難事
管理好下屬,處理好問題,這是各級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各級經理既要知人善任安排好下屬的工作內容,又要準備著幫助大家解決難題。可以說,搞得定組織和協調,那么離競聘成為經理就不遠了。
大家都非常清楚,周圍很多同事雖然工作能力都比較強,但是難以容得下別人的缺點,更有甚者可以單打獨斗,卻沒有團隊合作意識。這樣的人或許可以成為技術大拿,但是不容易成為經理,即便成為經理,也不容易當成好經理。
除了人這個最大的事,其他的事即便有困難,即便不能立即解決,也可以慢慢解決。用發展來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這是哲學常識。但是在慢慢解決難題的過程中,一定要防范小事拖到大、大事拖到炸。“拖字訣”的核心在于延緩惡果發生,又可以順利甩鍋,這才是本事。
除了上面的人和事,還需要練就處理“三門”“三不辦”的功底。“三門”就是: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三不辦”就是:沒有明確規定不辦、沒有領導批示不辦、沒有既成慣例不辦。具體是什么意思不解釋,移動內部人都知道啥意思。
二、搞得定內部關系
在運營商系統普遍流傳著這樣的話“不怕搞不定外部客戶,就怕搞不定內部流程”。這句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大家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業務口搞不清管理口的規定,管理口抱怨業務口不講究規矩。
流程繁瑣亂如麻,這是大家公認的難題。為了防范潛在風險,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運營商都設置了各種防控措施。干完一件事,背后N多人跟著各種檢查,這還不算在干活過程中需要應付的各種請示、報告、簽字、審批。
怎么才能在內部變得游刃有余,這個問題絕對是很多人都想實現的夢想。但是確實就有這樣的人,能夠搞定各種繁瑣的事,最終這樣的人多數都成為了各種競聘的佼佼者,當上經理,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怎么才能搞得定內部各種復雜關系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有多條線的工作經歷,一方面自己熟悉規定和程序,另外一方面有熟人也好辦事。如果沒有多條線工作經歷,那么就需要有超強的情商,否則碰壁是不可避免的。
三、處理好對外協調
無論哪個層級的領導,都希望處理好與外面政商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給公司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比如如果能夠搞得定當地復雜的政商關系,那么各種難事自然就可以不必大費周章。一個工商、一個城管,就難倒了很多經理。
不管運營商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外界普遍認為運營商有錢。雖然經營形勢并不好,但是運營商整體在地方上都算大企業。多支持當地政府的工作,多給當地做點貢獻,這自然成為協調好對外關系的基礎。
對普通員工來說,最喜歡自己的經理直接發令“你們去干吧,其他的事由我來搞定”。現在這樣的老總越來越少,一方面本世紀初分營初期的老經理們多數都退休;另外一方面就是頻繁的更換縣公司負責人,導致了政商關系維護極大不便。
四、鎮得住場子
中國移動整體的素質、素養都比較高,絕對大多數員工都比較好管理。但是這并不代表沒有被領導層稱為“抗上”的員工,有的地方稱作“老油條”,有的地方稱作“老油渣”,有的地方稱作“油鹽不進”。
這些人領導層稱作“抗上”的員工,其中很多人也層意氣風發愿意干一番事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而郁郁不得志,特別是見到太多各種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之后,對世事看得比較開,敢說各種真話,敢說各種逆耳的話。
能不能管理好有“抗上”情緒的員工,這是能否順利開展工作的重要基礎。有的經理采取比較合歡放任的方式,也就是不給安排具體工作,不給“抗上”員工找事的機會;有的經理可能采取比較圓滑的安慰方式,給各種好處,以避免激化矛盾;很少有經理會采取比較強硬的對抗方式。
經理人員能不能鎮得住場子,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自己能否比較公平、公正地處理各種利益問題。比如,績效、榮譽、晉升等等員工比較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能不能推行按勞分配而不是按資排輩、按關系排位,這個廣大員工都看在眼里,更記在心里。